杭州日報訊 復興南街上最有名的是大大小小的面館,以及彌漫的杭州老底子味道的煙火氣,南星·有意思書房就開在這兒,它的對面,正是兩家頗有知名度的面館。
書房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常常有居民在對面吃完面,一抹嘴巴,然后沿著龍山河散會兒步,走入書房,然后找一個熟悉的角落坐下,拿本書翻閱,閑暇時光就此開始。
一座城市的閱讀空間可以在設施齊備的圖書館,也可以在景區(qū)邊裝幀精美的精品書店,更應該在出了家門的拐角。里面的讀者,很多是周邊居民,每天習慣性地進來坐15分鐘,給孩子講一個繪本故事,或自己讀一段美文。這是一座城市閱讀的底色,也是這座城市的居民每天都受到滋養(yǎng)的文化土壤。
“只有他們在這個書房覺得有意思,才是真的有意思�!庇幸馑紩縿�(chuàng)始人汪海英告訴記者。
書房成了周邊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2022年3月底,南星·有意思書房正式開業(yè),是集圖書、文創(chuàng)、展覽、休閑為一體的復合式社區(qū)文化空間。兩年多來,書房里的留言本上留下了很多周邊居民的感言,有人說“這像是一份帶給南星鄰里的禮物,有溫度、有質感、有意思,也有煙火氣和人情味”。
“這個書房的前身其實是龍山河改造指揮部的辦公和倉庫用房,河道修繕完成之后就空出來了。我們發(fā)現這個位置很不錯,就在屬地南星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把它改造成了一個閱讀空間�!蓖艉S⒄f,整個復興南路的杭州傳統(tǒng)文化是非常豐富的,有很多“文物保護點”,“我們曾經出過挖掘浙江各地文化的‘浙江有意思’系列圖書,就打算通過這個空間做在地文化的挖掘,也為整個社區(qū)的文化普及建設做一些工作�!�
書房開業(yè)后,這里成為了周邊八個社區(qū)共享的社區(qū)文化空間,每到晚上和周五的下午,書店就特別熱鬧,書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光顧最多的是邊上的老年人和學生,這兒成了他們在家之外的另一個大書房。
因為面對社區(qū)居民,總能看到一些熟面孔。汪海英回憶,附近有三姐妹因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下課就來書房寫作業(yè),“看著他們一點點長高變成熟,熟悉之后,在舉辦活動的時候,她們還成為了小助手,這種因為熱愛閱讀形成的鄰里關系,也是推動我們做好書房的一個動力�!�
書房剛開業(yè)的時候,一共有6000余冊圖書,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于汪海英的公司,其余由圖書館提供,可以在全市范圍內通借通還�!爱敃r,我們在標簽上做了顏色區(qū)分,這幾年運營下來,我們發(fā)現不僅書柜上的書從一層變成兩層,由公司采購的書占比越來越少。這說明,通過圖書館系統(tǒng)流轉的書越來越多�!蓖艉S⒄f,南星·有意思書房的書籍流通率在上城區(qū)是排前三的,在全市也是領先的,“這說明這兒的居民愛讀書,也愛這個閱讀空間�!�
書房提供的不只是閱讀
更有鄰里關懷
閱讀之外,書房還為周邊居民、學校提供宋韻體驗、親子手作、讀書沙龍、舊書換新、閱讀打卡等。開業(yè)以來一直推出的“假期一日店長”體驗活動,尤其受歡迎。整理書籍、推薦書單、維護書房秩序、幫忙收銀……除了周邊居民外,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跨越大半個城區(qū)來報名體驗。他們圍上圍裙,學著第一次操作圖書借閱機、第一次親手做咖啡、第一次寫“店長日記”,收獲體驗感滿滿的一天。
據統(tǒng)計,書房每年僅研學活動就有100多場。近年來,針對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又推出了一系列傳統(tǒng)文化活動,小朋友們來書店做的宋朝風格的船只被整齊擺在了書架上。
汪海英介紹,書房面積不大,但承載的功能很多。一個社區(qū)閱讀空間,提供的不只是閱讀服務,更是多方面的鄰里溫情。
7月9日,杭州南星·有意思書房門口的戶外冰箱清涼上線了,外賣員、快遞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戶外工作者都可免費自取愛心冰箱里的礦泉水。除了冰飲,書房還準備了愛心涼茶、愛心藥箱,為路過的人提供納涼休息服務,已堅持做了兩年。
從復興南路出發(fā)
打造更多有特色的閱讀空間
南星·有意思書房的定位是社區(qū)居民,在獲得大眾認可后,有意思書房以打造有區(qū)域特色的閱讀空間為目標,拓展到了火出圈的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西湖邊的新僑飯店,最近還在武林門游船碼頭、大運河杭鋼公園開設了新的書房。
其中德壽宮里的宋韻·有意思書苑已經成了杭州圖書館的南宋美學分館,不僅有大量與宋文化相關的典籍,同時更多注重宋韻文化的傳播,通過大量的文化活動向游客傳遞宋韻之美。
開在西湖邊的新僑·有意思書房則是杭州第一家文旅融合的特色書房,除了五六千冊的圖書借閱外,還有杭州特色的文創(chuàng)產品、非遺產品的展陳,是杭州文旅的一個窗口。
汪海英說,當下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一個書房的運營必須有獨特的定位才能吸引居民和游客,這個閱讀空間才能有活力、特點和持久性。
做第一家有意思書房的時候,汪海英和她的團隊就有一個想法——希望將書香與煙火氣交融,讓書房成為鄰里交流的文化場所。未來,也希望能持續(xù)致力于傳統(tǒng)文化的開發(fā)宣傳,以書店為落地載體,做好社區(qū)連接和文化服務�!斑@是一個社區(qū)閱讀空間應該發(fā)揮的作用。”她說。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