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處,年味正濃時,今天是農(nóng)歷除夕。不知道此刻的你是正在貼春聯(lián)?還是準備年夜飯?
作為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儀式感,沒有了這些,年味就丟失了很多。今天,小編就跟小伙伴們聊一聊蘇州年俗,跟大家記憶中的蘇州年味對對賬!
蘇州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一說。在這一天,蘇州人會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蘇州的各大寺廟,像西園寺、寒山寺、報恩寺等也都有施粥活動,這碗粥暖暖地下肚,蘇州的年味就慢慢開始了。
臘月二十四晚上,蘇州人會“送灶”和吃湯團。湯團是有一頭尖尖的肉湯團,也有“得令滾圓”的赤豆和芝麻湯圓。吃湯團寓意全家團圓、幸福美滿。廿四夜后,蘇州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糕點糖果、蜜餞肉脯、瓜子飲料,各種年貨買買買。
在臘月底之前,各家各戶要大掃除。以前蘇州人稱之為“撣檐塵”,步驟非常重要。要先打掃高處,竹頭上綁一根雞毛撣,把屋梁上、墻壁上積累了一年的塵埃擦干凈,隨后便輪到門窗,最后所有灰塵都堆積在地面上,再從屋子里一口氣掃到門外。
在蘇州農(nóng)村,過年會有做年糕的習(xí)俗。用七成糯米、三成粳米磨成粉拌勻,再上蒸籠蒸熟后揉成團,切成片即成,它既能食之,又有吉祥之意。
除夕,在蘇州也叫作大年夜。到了這一天,蘇州人有許多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封井”,家家戶戶都要提前把家里的水缸盛滿水,準備好一個竹篩倒扣在井圈上,再用兩條紅紙作封條,供奉上茶水點心,就意味著“封井”了。
祭祀先祖和“接灶”是大年夜一項非常重要且隆重的民俗活動。祭祀先祖時,家中長輩會恭敬虔誠地在桌案前,給祖先斟酒,屋里燃燭上香,全家老少按輩分依次叩拜祖宗。
除夕晚上,要吃年夜飯,稱為“合家歡”。桌上雞鴨魚肉,無不畢陳,一桌經(jīng)典款蘇州年夜飯包括但不限于魚、蝦、蛋餃、青菜、黃豆芽、芹菜、肉圓、八寶飯……
青菜叫“長庚菜”,黃豆芽叫“如意菜”。這一餐中,魚都不動筷,取“年年有余"之意。每個人的碗中預(yù)先藏好荸薺,吃的時候用筷子挑出,這被稱作“掘元寶”,寓意八方來財。當然孩子們最期待的還是壓歲錢。按照老規(guī)矩,“壓歲錢”到手后是不可以馬上打開的,要不然怎么叫“壓歲錢"呢!
這一晚,大人圍坐暢談,小孩玩耍嬉戲,稱為“守歲”。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大年初一的規(guī)矩也挺多,蘇州有燒頭香的習(xí)俗,還要煮點小圓子。這天垃圾不動、水不外潑,講吉利話,大家都會盡量避免干活,因為有做一天勞碌一年的說法。
初二到初四是走親戚的日子,老蘇州待客必請喝“元寶茶”!在茶內(nèi)放上青果(橄欖),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還要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說一句“恭喜多如意”。
正月初五據(jù)說是財神的生日,商家開業(yè)為財,因此最為起勁。從初五開始,商家也都恢復(fù)營業(yè)。
到了元宵節(jié),十五月滿,正合團團圓圓之意,大家在這天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婦女則要結(jié)伴去郊外走三橋,祈求健康幸福……可謂其樂無窮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