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這里是社區(qū)親子樂園?看這邊,這里是蘇州地鐵站里的納涼區(qū)。有茶水、有圖書、有玩具,我在這里可以帶一天娃。
“我們經常過來的,這里還有書看,還涼快,我們很感激的。”市民周阿姨告訴記者。
蘇州地鐵今年免費向市民開放了60個納涼區(qū),覆蓋了所有開通運行的線路,每條線路平均接近10個點位。最重要的是,這些納涼區(qū)還有像圖書角、圍棋、中小學自習區(qū)等特色主題服務,照顧到了孩子和老人這類群體。
事情看起來不大,但解決空調“剛需”外,還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這是花了心思、動了腦筋的。
之前,一些城市因考慮安全,不接受在地鐵站蹭涼,從而備受爭議。但從多個城市的探索來看,劃好一塊安全區(qū)域,擺上桌椅和茶水,納涼區(qū)就成了大伙兒聊天、休息、學習的地方,也就有了煙火氣和人情味。
所以,便民和通行從來不是一刀切,“涼策”走了心,這份涼爽才能吹到大伙兒的心坎上。
大家也注意到了,在地鐵納涼的市民,并沒有想象的有一大群人。這是因為大伙兒的去處更多了。
比如,蘇州大市給所有戶外工作者開放了1316個納涼區(qū)。桌椅、空調、微波爐、充電器和藥品等等都是標配。一些中老年人較多的地方,還增加了測量血壓這樣的健康檢測設備。在高溫天氣里,這些對健康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蘇州各地的文旅體育場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商戶,也打開大門,歡迎乘涼。大伙兒甚至還可以體驗當地的非遺體驗、展覽和親子活動,就形成了一種“文化納涼”的暑期生活。
從2013年開始,蘇州就鼓勵有條件的場所和商家,免費向戶外工作者提供納涼便利。10多年來,參與者越來越多,一些單位還把自己的服務投放到這些場地來。原本簡單的吹吹空調喝喝水,就升級為品質更高、體驗感更豐富的公共生活空間。
外面熱氣騰騰,里面歡聲笑語,納涼區(qū)也是民生溫度計!從市民自己尋找到城市想法子供給,高溫下的關懷考驗著公共服務能力。把群眾提出的需求變成可感可知的體驗,這不僅是暖意,更是對人的重視。將心比心,生活在蘇州的我們,也用文明善舉,表達著對這座城的認同感。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