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塍路搖身一變,成了一條“詩詞大道”。夜幕低垂,一條條掛在樹上的燈帶亮起詩詞,在光影中閃爍,為杭州市中心的這條路披上了一層古韻的輕紗。
馬塍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文二路,全長約1370米,至今還留著“舊時光”。40多年的老裁縫店,一直是附近居民改制、干洗、織補衣服的好去處。馬塍路的“塍”,音為chéng,是指“田間的土埂子”,因錢镠曾蓄馬于此而得名,“蓄馬多時達3萬匹”,頗為壯觀。
南宋時,馬塍是杭州最大的花市。宋朝詩人趙汝譡曾這樣描繪馬塍路的盛景:“舊聞城北有馬塍,聚花成錦常留春。”彼時,花農們提籃推車,帶著各色花卉入城,挑擔叫賣,“十里馬塍花似海”的景致,引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
許多文化名人都曾在馬塍路上居住,包括李清照、姜夔、葉適等,他們都寫過詩詞記錄馬塍的盛景。比如,葉適就寫下了“馬塍東西花十里,錦云繡霧參差起”。
夢回馬塍,詩在枝頭。
如今,馬塍路上一條條寫滿詩句的燈帶,仿佛帶我們看到了古時馬塍繁花似錦的景象。行走其間,仿佛在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文化潤城有了具象感。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