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天氣漸涼,蓮藕陸續(xù)進入采收期,京杭大運河旁的三家村藕粉廠也開始忙碌起來。
說起藕粉,許多人會瞬間將它與西湖聯(lián)系在一起,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西湖藕粉”并不產自西湖,而是出自臨平區(qū)崇賢街道三家村。
生在三家村,長在運河旁,在不少老底子村民的記憶中,三家村伴運河而興,種藕、挖藕、做藕粉,這里的祖祖輩輩與藕共生,以此為傲,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也見證了村子的蛻變。
變遷:從坐船擺渡到車水馬龍
“藕粉制作講究新鮮,嘉興基地和本地收來的鮮藕,以及江蘇、湖北過來的原料粉,一進廠,馬上就要處理�!痹谏蚝榭缸咏�(jīng)營的三家村藕粉廠,這幾天,每天都有裝載近40噸原材料的大貨車開進廠區(qū)內。
曾幾何時,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外出做生意,船是三家村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三家村也完全不是目前車水馬龍的景象。
三家村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古老的京杭運河穿村而過,鴨蘭港、三家村港這兩條河流在村內交織,使得這里地勢低洼,水多田少,土質肥沃,自古就有種植蓮藕、制作藕粉的傳統(tǒng)。
來村里購買蓮藕和藕粉的外地人往來頻繁。近代出現(xiàn)輪船后,三家村渡口連同不遠處的碼頭便成為來往于杭州、蘇州、湖州等地的小火輪�?看a頭,逢年過節(jié)熱鬧非凡。
過去,村中大半土地、荷塘在一河之隔的對岸,得靠渡船來回穿梭。早上起來,帶上一天的干糧,坐船到對岸,勞作一天再回到家中�!疤貏e是雙搶時節(jié),村民趕去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種慈姑,排荸薺,采蓮子,收獲夏白藕,農事一片繁忙景象。”三家村村民、臨平區(qū)資深媒體人邵宏富回憶。
渡口與碼頭人員的往來頻繁也帶動了整個村子的農產品銷售。三家村的蓮藕通過碼頭運出去,不少人坐船來到三家村買藕粉和慈姑、茭白等農產品。
三家村渡口旁有個涼亭,涼亭的石柱上銘刻著一副對聯(lián):“仆仆風塵何妨小坐,依依楊柳莫誤歸程”,提醒人們雖有如畫春色,但別誤了回家的時辰。
時至今日,三家村渡口旁,這幾根柱子還保存完好,連同坐船擺渡,一起成為了村里幾代人的記憶。2013年,建造營運了上百年的渡口停用,取而代之的是交錯縱橫的公路和大大小小的橋。如今,來往的人大多開車,公交車也通到了村里。
發(fā)展: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得益彰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三家村除了藕粉廠,還擴建了磚瓦廠等村辦企業(yè)。但由于效益不好,村集體欠了信用社100多萬元償還不出,藕粉廠廠房、商標一起抵押了出去,“三家村”商標最終被迫拍賣。
1997年,村民沈洪奎創(chuàng)辦了碧蓮藕粉廠,又花了30萬元把“三家村”這個商標買了回來。那個年代3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這件事也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生在三家村,長在三家村,家里好幾代人種藕、做藕粉,有感情在,不想這個牌子就這樣沒了�!鄙蚝榭f。
從鮮藕到藕粉,要經(jīng)過清洗、打漿、過濾、沉淀、除沙、去蛋白、烘干等多道工序,每100斤鮮藕,大約只能生產出8斤純藕粉。在三家村藕粉廠,采用的還是藕粉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
傳統(tǒng)還是創(chuàng)新,這個問題也曾困擾著沈洪奎。以前,藕粉屬于手工制作,雖然技術含量低,但是工序繁多,后來漸漸變成了機械化操作。幾年前還能在三家村見到手工制作藕粉的老師傅,現(xiàn)在會老手藝的村民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機器和手工,有著本質的區(qū)別�,F(xiàn)在市場上多速溶藕粉,加糖和桂花等輔料。而老杭州人喜歡吃純藕粉,也就是手削藕粉。在沈洪奎看來,手削藕粉更是一種文化傳承。2011年,三家村藕粉廠恢復了手削藕粉工藝。2016年12月,三家村藕粉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塊牌子不能砸,我們要規(guī)模經(jīng)營,既要保留傳統(tǒng)工藝,也要有現(xiàn)代工藝的創(chuàng)新,讓‘三家村’藕粉一直傳承下去�!鄙蚝榭f。在他和兒子沈鵬的經(jīng)營下,廠子在浙江嘉興、江蘇、四川設立了種植、生產基地。三家村藕粉品牌運作擴展到了上海、西安和我國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等地,還成了航空食品。
藕粉廠辦得有聲有色,還解決了不少村民的就業(yè)問題。廠里的30多名員工都是三家村人,因為削藕粉也是一個技術活兒,切得過厚、過薄都不行,平時用的都是村里的熟練工。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