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韓國江陵1月29日電 題:奧林匹克第一課:學會面對成功和失敗
新華社記者王春燕、陸睿、趙建通
初登奧林匹克舞臺,對這些十幾歲的青少年運動員而言,意味著什么?是賽場,是舞臺,更是寶貴的課堂。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苦澀需要消化,需要轉(zhuǎn)化成人生寶貴的財富,照亮前行的旅途。
作為愛爾蘭第一位參加冬青奧會雪橇項目的運動員,莉莉·庫克并不覺得自己排名倒數(shù)是個問題,畢竟能來參賽就已經(jīng)是意外之喜了。“2023年初我在資格賽上受了重傷,還以為自己被淘汰了,結果呢?”庫克笑了。
對于未來,庫克豪情萬丈地說:“我的目標是像艾爾莎·德斯蒙德(愛爾蘭第一位參加冬奧會的雪橇運動員)一樣參加冬奧會,然后繼續(xù)壯大愛爾蘭雪橇協(xié)會,雖然這個協(xié)會目前就我們兩個人。”
在外人看來,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張柏浩的江原道冬青奧會之旅顯得有些殘酷: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和500米決賽中,他都在距離獎牌咫尺之際,無奈地與獎牌失之交臂。
真的殘酷嗎?張柏浩可不這么認為。“短道速滑就是這么有戲劇性的一個項目。”張柏浩表示,雖然在個人項目中沒有站上領獎臺,但已經(jīng)滑出了自己的霸氣和實力,展現(xiàn)了自己就很開心。
不過,意外也并沒有一直伴隨著他。24日的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比賽中,張柏浩和隊友們一路領先,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金牌。
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李玲蔚希望,年輕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學會面對失敗,因為競技體育沒有天生的冠軍,每一個冠軍都是從失敗中走出來的。“其實競技場如同人生,最關鍵的就是如何總結經(jīng)驗教訓,積極面對未來。”
失敗的苦澀需要消化,成功的甜蜜同樣需要一顆大心臟來容納。17歲的奧地利選手沃洛施茨一口氣報名了高山滑雪的四個個人小項和一個混合性別項目,這幾天的參賽經(jīng)歷堪稱“過山車”。她先是在其中一項比賽中獲得第14名,隨后奪冠,然后又摔倒無緣完賽,之后又連得兩金。
在拿到第二枚金牌時,沃洛施茨先是激動地尖叫,隨后用了好一會兒來平復情緒。“我詞窮了,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前一天比賽)摔倒了,這簡直摧毀了我。”是沃洛施茨父母的話,讓她有勇氣重新開始。“他們說,你沒什么可失去的,開心點,做你喜歡的事,你會成功的。”
對于成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中國隊兩名小將張桂園和王寧在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比賽中的成績并不起眼,但這卻是中國隊首次參加冬青奧會高山滑雪速度類項目競賽。
亮相本身就是勝利,而且王寧還在與高手過招的過程中受益匪淺。“我這幾天學到了很多東西,知道了自己和別人相比落后的秒數(shù)都產(chǎn)生在哪兒。”
“我的目標就是盡量不要被別人超圈(套圈),就算被別人超了也盡量少超一些。”你沒聽錯,這的確是參加江原道冬青奧會短道速滑比賽的中國香港運動員陳倩凝的參賽目標。因為只學了一年短道速滑,因為一直知道自己與其他選手的巨大差距,陳倩凝一直在與自己比。
“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斗。”顧拜旦曾這樣闡釋奧林匹克精神。那些參與冬青奧會的年輕人們,恰好也是這樣理解的。(完)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