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十二屆江蘇書展在蘇州金雞湖畔圓滿落幕。短短5天,書山與人海的相擁,繪成漂亮的書香答卷。跨越十二載春夏秋冬,江蘇書展在“喜迎二十大”之年,步入“快速生長期”:價值引領更加自覺,閱讀資源供給立體多元,文化惠民力度加大,擴圈、上云、下基層普惠更多讀者。
一屆精彩盛大的江蘇書展,清涼了炎炎夏日,氤氳了吳韻書香,釋放了強勁內需,提振了發(fā)展信心。
主流價值彰顯 悠悠書香呼應時代脈搏
“世界上本沒有路,書讀得多了,也就有了路�!薄皶阒袊と耖喿x大講堂”上,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堯的一句話,被不少讀者奉為本屆書展“最佳金句”。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書香點亮個人的前路,亦照耀民族的征程�!伴喿x新時代 喜迎二十大”主題館里,500多種、1.6萬余冊精選主題圖書浩瀚云集,輝映百年初心。從耄耋老者到紅領巾少年,紛紛在此駐足,以目光深情摩挲書冊,感悟時代的脈搏。
自2017年起帶著網友“云逛展”,作家祁智見證了主題圖書質量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的過程,“主題圖書明顯更親民、更有料、更好看了,像這次書展上推介的記述總書記在正定、福建、浙江和上海四地的‘足跡’系列,吸引了很多讀者購買。”
備受矚目的“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為大國之治、中國之路注入豐沛理解。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陳晉,從六大視角解讀“何為中國”,“只要路走對,誰怕行程遠”的大國自信贏得廣泛共鳴。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闡述共同富裕過程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難題,呼吁為建成“橄欖型社會”共同努力。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精彩講演中國社會從農業(yè)1.0到農業(yè)4.0的進階史,清晰指出了通過農業(yè)發(fā)展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可行路徑。而在“新華書房”讀書論壇上,胡阿祥、徐則臣、成長春、曉莊等重磅嘉賓“共讀長江與運河”,河流承載的文明使命喚起了廣大讀者的深思。
“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雖然不能像其他科目老師那樣,教給學生許多科學文化知識,卻可以用音樂的力量,帶給他們愛與美、善良和勇氣�!钡巧稀皬妵鴱团d有我”百場閱讀推廣活動的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音樂教師張佳槿,如此注解“國”與“我”的時代命題。
一場場閱讀推廣活動,緊扣歷史的脈動,揚起奮進的風帆。十二屆江蘇書展“鐵桿嘉賓”、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孫曉云發(fā)布新書《中華匠心》,溯源大國工匠精神,仰觀俯察、借古鑒今。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萬鳥歸巢》首發(fā),替“海歸赤子”抒寫報國之心、強國之志。以紅色歷史和英雄傳奇書寫飲譽文壇的著名作家張新科,透過《江山》還原了新四軍在江蘇“為人民打江山”的熱血歷史。
“書展+”模式成型 書香文化多載體呈現
親臨本屆江蘇書展的讀者有種共同感受:閱讀資源供給更多元了,“書香”的涵義更豐富了,書展的服務方式更創(chuàng)新了,人們的平均逗留時間更長了。如今的江蘇書展,不僅是“圖書館”和“文化客廳”,也是“藝術館”和“博物館”,“書展+”的后綴愈來愈多,書展作為精神生活綜合體的新模式已然成型。
“歷史的脈動——百年江蘇紀實影像藝術展巡展·蘇州站”和“為人民畫像”展,兩條紅色長廊宛若時空隧道,再現崢嶸如昨、激蕩如磐初心�!白蠲缊D書”展、藏書票展、“嘉卉”圖片展成為文青打卡地。當看到孫曉云、畢飛宇、蘇童等一眾名家的藏書票時,門票收藏愛好者朱飛感嘆,這種藝術形式向來被視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能在書展上飽覽這么多高水準的藏書票,實屬意外之喜。
豐厚的地域文脈、江蘇特色,被充分挖掘和彰顯。書香蘇州館里,“書版合璧”蘇州雕版特展展出了60年來首次“團聚”的26塊清代蘇州雕版和與之相對應的26種古籍,蘇州作為明清時期全國刻書中心的“文獻淵藪”地位被更多讀者所知。沈慧瑛的《江南收藏世家過云樓》新書分享會,打開了“中國版美第奇家族”的傳奇故事:江南收藏甲天下,過云樓收藏甲江南,取自蘇東坡“譬之煙云之過眼”的“過云”二字,體現了這一家族視藏品為過眼云煙、只圖存續(xù)民族文脈的廣闊襟懷。
即使是傳統(tǒng)的閱讀推廣活動,水準也更高了,元素更加多樣了。南京師范大學新傳院研究生陳昊偶然在歷史小說《范仲淹》新書分享會上,領略了“唐調”的魅力:“聽蘇州吟誦(唐調)傳承人魏嘉瓚先生唱了一曲《岳陽樓記》,坐覺蒼茫萬古意,真的太震撼、太感動了�!�
美好生活新需求,推動了厚重內容的活化、表達方式的輕量化。青少年閱讀館里,蘇州婁葑實驗小學學生李英志正出神地閱讀《坐上火車去拉薩》。這是一本“墻書”,如卷軸般展開,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北京至拉薩沿線的風物人情、歷史名跡。還有小學生專為買《嫦娥探月》的“立體書”來到書展。為適應讀者的新需求,省方志辦參與主辦的“鄉(xiāng)土中國·海安風情”演出,把咸濕遒勁的海風“吹”到江南水鄉(xiāng),原本卷帙浩繁的“海安地方志”在舞臺上活色生香。
走走停停,邂逅最美的書香風景。去年,蘇州主展場上第一次出現咖啡,釋放“坐下來、慢下來”的轉折信號;今年,主展場進一步增加了餐飲區(qū)、咖啡廳、共享充電寶,為“慢下來”的書展做好充分準備。
擴圈、上云、下基層 1.5億人次見證“書香之約”
一座座“愛閱之城”,成為“書香江蘇”的生動載體。今夏,152個實體書店分展場,和江蘇書展App、鳳凰新華官網兩個線上分展場同步開展,合力推動書展擴圈。南京分展場里,南京世界文學之都主題書展吸引讀者選購,《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新書分享會、“雞籠山下文學課”娓娓講述南京文學淵源,大受讀者歡迎。徐州淮海書展上,市委書記推薦12本好書,為建設書香城市探索創(chuàng)新路徑。
在鎮(zhèn)江分展場,從剛剛獲評省“最美書店”的望山書局向北遠眺,就能看到曾見證“孫劉聯姻”的北固山甘露寺;書店內,鎮(zhèn)江作家、畫家王川《三國宴》正舉行分享會,三國歷史在美食中翩然復活。漢靈帝胡餅勞軍、桃園三結義、連環(huán)計、煮酒論英雄、喬國老做壽……三國故事被浸漬入菜肴,在色、香、味之外,更增添了文化的滋味。
書展擴圈,飛入田間地頭。7月5日,全省市、縣(市)財政綜合保障能力3-6檔地區(qū)行政村和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十四五”時期省級層面重點促幫地區(qū)的農家書屋負責人來到蘇州主展場,按照省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工作的要求進行集采,為農民做好基層優(yōu)秀讀物推薦。
“農民網購書相對較少,書展上書的品類豐富、質優(yōu)價廉、適農性強,正是他們所需要的�!迸d化市委宣傳部出版和版權管理科科長周淦寶說。此前,興化農家書屋管理員走家入戶,廣泛征求基層民眾的閱讀意見,此次又從書展上重點購入一批紅色主題出版物及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農村觀光旅游、鄉(xiāng)村建設等圖書——現代田園將再次氤氳濃濃書香。
原為適應疫情防控要求而試水的“云書展”,成為江蘇書展的有力增長點�!矮I禮二十大”“云逛展”“重頭戲”“云會面”“開講啦”“大咖說”“云購書”“分展場”等8個欄目相互搭配、好看不累,截至7月6日晚,云書展的相關閱讀量超1.5億人次。
今年江蘇書展首次舉辦的“百家優(yōu)秀出版社社長總編云上薦書”活動,為“好書”找到了“對的讀者”。主展場的直播間里,社長總編們忙著靠博學帶貨,網友們則為知識和情懷買單�!按蛟斐两皆茣埂背蔀闀怪辈ト藛T掛在嘴邊的自我要求。如何沉浸式?答:精心選擇對話嘉賓、提前溝通采訪提綱、專業(yè)主編強勢控場,提升訪談質量和讀者的獲得感——這樣的云書展,成了愛書人的“元宇宙”。
在“書”的主題之外,強化“人”的本位。今年書展,惠民力度加強,鳳凰新華書店集團在3000萬元線上優(yōu)惠券的基礎上,疊加了500萬元線上現金紅包。蘇州市發(fā)放60萬元惠民助讀券和150萬元文化消費補貼,部分地區(qū)將書展現場購書納入當地文化消費補貼,還有圖書館“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等。蘇州主展場里,收銀系統(tǒng)得到優(yōu)化,逛展動線更加合理,預約觀展有效控制人流……蘇州景城學校四年級學生李承鑠點贊書展,“書展很棒,以后我還會來。”
“書香江蘇一定是通過全民閱讀才能建成。就個人而言,我們通過閱讀拓展世界觀、建立方法論,然后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王堯說。
“新閱讀體驗展”里,人們見到了這樣的風景:一對七八十歲的盲人夫婦戴上耳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掃碼進入小程序,耳畔響起了婉轉的蘇州評彈。“評彈啊,好聽的,很美的。”老人笑著說。一屆開放、普惠、豐富、美好的江蘇書展,成為這個夏天江蘇人的共同記憶。(記者馮圓芳 吳雨陽實習生 陳昊 劉紫璇)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