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3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為彰顯線上教學育人價值,規(guī)范線上教學管理,并對教師在線上教學的方式方法、基本流程等方面進行概要指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江蘇省組織專家研制了江蘇省中小學抗疫期間線上教學指南。
該指南適用于全省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的線上教學,供廣大中小學校和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時參照使用。
1.落實“五育并舉”總要求
線上教學同樣應體現教學的教育性,全員全程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小學校在開展線上教學時,要針對學生居家線上學習的特點,通過課程教學內容的均衡安排,突出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突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精心安排好線上班會課和團隊活動、線上德育主題活動和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等,讓學生全面了解黨中央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決策部署,學習廣大醫(yī)務人員和抗疫志愿者們的先進事跡,科學指導學生量力而行參加疫情防控行動。
抓住抗疫防疫特定時機,融入抗疫期間鮮活的育人素材,采用“微班會”“微論壇”“微調研”“心理咨詢熱線”等形式,切實加強主流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崇尚科學理性、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砥礪責任擔當、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陽光心理。
3.加強體育鍛煉與藝術教育
線上教學要高度重視體育健康和藝術的課時安排,開展多種形式的居家體育鍛煉,確保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在1小時以上。
通過“藝術欣賞大講堂”、“線上一起練”等形式,促進學生藝術和運動素養(yǎng)的發(fā)展。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居家勞動,發(fā)揮居家勞動在疫情期間獨特的育人價值。
4.增強對線上教學的理解
線上教學是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明確線上教學的價值意義。
開展線上教學,既要注重課程的系統研發(fā)、學科課程資源的遴選、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測評方式的設計,更要體現教學的趣味性、交互性,發(fā)揮學生個性化學習和教師個別化指導的優(yōu)勢。
實施線上教學時,要積極探索線上教學在教書育人方面的特殊渠道和方式方法,豐富教育教學的內涵和形式。以線上教學為渠道,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5.做好線上教學的技術準備
開展線上教學,要選定教育部門認定的公益性直播平臺(APP、社交軟件等)或學校自主研發(fā)的直播平臺。教師要學會調試線上教學的相關硬件,如電腦(或PAD)、攝像頭、耳麥、手寫板等,并確保所有軟硬件運行正常;熟悉相關平臺的操作流程,熟練操作各種軟件。
條件許可,應準備好書寫白板、水性筆、磁性圖釘、實物道具、簡單實驗器材藥品或者實驗箱(盒)等。學校應幫助教師配置好上述設備設施,并做好相應的技術培訓。
6.遴選線上教學的課程資源
學校教研組(年級組)和備課組應遴選并準備好充足的、且經過審核的線上教學資源,課前公布相關學習的課程表和資源庫,并區(qū)分課前和課后資源的菜單目錄。
做好相關文本準備,下載教育部網站的電子教材,提前做好教材的剪切工作;準備或錄制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必要的微視頻;設計線上教學的教案,繪制線上教學的流程圖,設計供學生使用的學習案或者活動案;設計線上教學的課件,重點關注情境與問題、活動與練習、評價與糾錯、課上鞏固練習和線下作業(yè)等因素。
7.選擇適合的教學形式
遵循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規(guī)律,從方便師生和家庭出發(fā),線上教學可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渠道 ,采用直播、錄播、點播等方式進行。
線上教學內容和資源應可重播或回放,適合學生居家隨時收看。尚不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可采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組織教學和輔導。
8.放緩線上教學進度
嚴格執(zhí)行課程標準,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課時占比安排好各學科每天在線教學課時。適當放慢線上教學進度,嚴禁占課時、搶進度,堅決防止照搬套用常規(guī)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安排。
線上教學的任務設計要體現差異化特點。嚴格落實防控近視的規(guī)定要求,控制線上教學時間,小學每節(jié)課不超過20分鐘,初中、高中不超過30分鐘,小學、初中、高中每天授課總時長不超過80分鐘、3小時、4小時,課間休息時間要得到充分保證。
9.豐富線上教學活動
靈活安排知識講授、情境呈現、問題互動、學生展示等環(huán)節(jié),以交流討論、在線搶答(點答)、生生互評、視頻與實驗、在線測試等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防止發(fā)生“一講到底”“純文字課件讀課”“完全視頻播放”等現象。線上教學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用好“在線對話和評價功能”,制定課堂學習評價規(guī)則。
指導學生采取圖片、語音、在線視頻等多元方式交流和回答問題,并及時在線上用“批紅或圈點”評價。利用截屏或錄屏工具采集學生的理答,借助白板或者手寫板進行在線板書和糾錯。做好課堂小結,鼓勵學生以導圖、表格、筆記圖片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10.控制學生作業(yè)總量
根據線上學習的特點,科學、多元設計作業(yè)的內容和形式,布置分層作業(yè)、實踐性作業(yè)、調研報告和文獻資源檢索性作業(yè)等。統籌安排學生作業(yè),不得布置過多過難和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作業(yè)。
小學一、二年級不安排書面作業(yè),小學三到六年級、初中、高中每天作業(yè)時間不超過1小時、1.5小時、2小時。
采用便捷易操作的方式確定作業(yè)上交規(guī)則與平臺,不給家長增加額外負擔。
減少學生網絡作業(yè)的文字輸入量,鼓勵學生用語音、思維導圖、圖片、視頻、演示文稿等形式提交作業(yè)。作業(yè)批改采用合適的平臺或應用軟件,實現電子化和網絡化;鼓勵學生自主批閱和伙伴互評。建好學生的作業(yè)檔案,為個別化指導奠定基礎。
11.重視線上教學的學法指導
充分重視線上學習對學生的挑戰(zhàn),在線上學習工具、筆記方法、討論規(guī)則、獎懲措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統一指導。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線上學習總結,指導學生及時整理歸類、查缺補漏,利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形成知識結構。
開展線上學習視頻培訓、學法交流和訪談等活動,推介好的線上學習經驗,推廣優(yōu)秀線上學習案例。做好居家學習和開學后學習的銜接準備,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12.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學校要充分運用網絡教研平臺開展線上教研,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切實減輕教師線上教學負擔。安排線上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線上教學主題研討沙龍等形式,分享經驗,促進全體教師線上教學的專業(yè)發(fā)展。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