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fā)期。17日,記者從區(qū)三醫(yī)院急診科了解到,醫(yī)院一天內接診到兩起溺水悲劇,而且都是成年人。醫(yī)護人員提醒,盡量別去不熟悉的水域,更不要去野泳、洗澡,一旦驚慌失措很容易忘記自救方式,兒童、成人都要警惕。
15日晚上7點36分,120急救車抵達醫(yī)院急診科門診,一名59歲的溺水患者王先生(化名)被送到了搶救室,可惜的是患者在抵達醫(yī)院時生命體征就已經消失,失去了搶救的機會。醫(yī)生從患者家屬處了解到,原來當時王先生正準備去家門口的池塘里洗澡,因為自身也會游泳,家人也沒有多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洗澡的過程中卻突發(fā)意外,出現了溺水的情況,當家人發(fā)現時患者已經不省人事。
在場的醫(yī)護人員還在為患者感到惋惜的時候,120急救人員又接到指令接診溺水病人,同樣是男性成年人,46歲。急診科護士長瞿彩虹說:“120車到達現場時同樣也沒了生命體征。聽目擊者說,當發(fā)現時人已經不行了。”
一個晚上,接連接診兩名溺水身亡的患者,惋惜痛心的同時,再次敲響了夏季水上安全的警鐘。對此,瞿彩虹呼吁廣大市民謹防溺水事故。
她說:“隨著氣溫逐漸攀升,河流、湖泊、水庫成為人們消暑納涼的熱門選擇,但與此同時,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fā)期。每年夏天,醫(yī)院每年都會接診到溺水患者,其中還不乏兒童溺水患者。溺水事故是造成青少年和兒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不容忽視。溺水后,人體會迅速出現窒息、缺氧、心臟驟停等癥狀,如果窒息時間較長,可能會對大腦及全身各器官造成永久性損傷。因此,廣大市民要時刻保持警惕,增強防溺水安全意識。
瞿彩虹表示,不要以為自己會游泳就放松警惕,這次醫(yī)院陸續(xù)接診的兩起溺水案例有共同的原因,兩人都是成人,而且都懂點水性,但是也避免不了意外的發(fā)生。河道、池塘里游泳洗澡也有風險,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河水深淺不一,底部還有淤泥,水域情況不明。
她提醒廣大市民,不要單獨去游泳,最好結伴而行,這樣即使遇到危險,也有人相助。不要輕易去不熟悉的水域,如果要去這類地方,最好有當地人陪同,或是向當地人了解水域情況,不可盲目進入深水區(qū)。
當遭遇溺水時,保持冷靜是首要任務。盡量抓住周圍的漂浮物,如救生圈或浮板以提供支撐。若無漂浮物,可嘗試“躺平式”自救。正確做法是:先深吸一口氣憋。话咽纸徊姹г谛厍;頭向后仰,用嘴呼吸;將雙手貼緊水面,伸展到頭頂上方;膝關節(jié)微屈。
一旦發(fā)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并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將溺水者營救上岸。在營救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
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判斷其意識。如果溺水者有意識,可以幫助其保持側臥姿勢,這有助于水從口、鼻流出,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溺水者已無意識,但仍有呼吸和心跳,應迅速將其救上岸,并采取側臥位,清理口鼻中的異物,確保其呼吸道暢通。如果溺水者已無意識,且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