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九屆杭州文博會正式開幕。作為文博會的重要展覽之一,“時間的容器”國際陶瓷藝術展也于今日開啟。展覽匯聚來自中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韓國等多個國家陶藝家的代表作品,以陶瓷為載體,呈現當代陶瓷藝術的多元面貌與發(fā)展趨勢。
此次展覽分為三大板塊:“多元土壤里的當代之花”“傳統(tǒng)根系上的當代新芽”以及“當代表里·仟杯的器物敘事”,從不同維度展現當代陶瓷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
“多元土壤里的當代之花”板塊匯集來自荷蘭代爾夫特德拉畫廊的九位歐洲陶藝家以及中國香港陶藝家鄭祎的作品。這些創(chuàng)作根植于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融合樂燒、柴燒等多種工藝,通過釉色、肌理與形態(tài)的豐富表達,展現歐洲當代陶瓷藝術的活力與深度。
“傳統(tǒng)根系上的當代新芽”板塊聚焦韓國青年陶藝家申智惠與吳承澈,展現新一代陶藝家在傳統(tǒng)技藝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探索,體現陶瓷藝術在傳承中的新發(fā)展。
“當代表里·仟杯的器物敘事”板塊以“器物”為核心,探討作品外在形態(tài)與內在文化意涵的相互關系,突出陶瓷藝術在功能與美學上的統(tǒng)一。
中國作為陶瓷古國,擁有近萬年的陶器燒造歷史,曾長期占據世界瓷器生產與貿易的重要地位。此次展覽以“杯子”這一日常生活器物為切入點,呈現當代陶瓷藝術在形式與內涵上的新探索,旨在推動陶瓷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今天,杭州進入“文博會時間”,感興趣的朋友可前往A1館“時間的容器”國際陶瓷藝術展現場,感受陶瓷藝術跨越時間與文化的獨特魅力。
英國 | 皮特·彼爾德
從自然與古埃及藝術汲取靈感,通過光亮、啞光與半啞光釉料的層疊,創(chuàng)造出如浮雕般的視覺效果。
法國 | 菲利普·德布
延續(xù)日式陶瓷傳統(tǒng),以畫筆蘸取自制釉彩,層層描繪深沉溫暖的色調與細致圖案。
荷蘭 | 利茲白·坎普
以熱帶魚為靈感源泉,其“水下世界”系列將絢麗條紋轉化為器物表面內外各異的紋路。
德國 | 馬丁·邁威廉
專注器物的幾何形態(tài)與空間感,常用日式柴窯燒制,賦予作品“器型本質”的體驗。
中國 | 趙澤南
(ZHAO ZENAN)
在尊重傳統(tǒng)的前提下,將線條、塊面、色彩重構,創(chuàng)造出動態(tài)平衡的東方抽象之美。
日本 | 石丸和美
以高飽和度卻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聞名,作品充滿熱帶雨林般的活力。
日本 | 船木智仁
以木器為核心,運用“蒔地漆”技法,創(chuàng)造出如雕刻般厚重的純黑質感,同時保留木材輕盈的觸感。
第十九屆杭州文博會
時間:
10月17日-10月20日
(9:00-17:00)
地點:
杭州市濱江區(qū)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濱江區(qū)長江路336號)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