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看!正脊兩端的螭吻尾部,有鑄鐵的‘拒鵲叉子’,這是宋代典型做法,很古老的工藝,如今已經(jīng)十分罕見!”昨天(6月25日),虎丘景區(qū)迎來一場特殊的“古建修繕探秘”研學活動。10位古建愛好者在古建專家顧問的帶領下,戴上安全帽,登上斷梁殿的腳手架,近距離觀察這座古建筑的屋頂結構和泥塑細節(jié),深入感受其營造技藝與文化內涵。
古建專家顧問為參與者講解斷梁殿構造。記者 凌欣煒/攝
斷梁殿,始建于元代(1344年),位于蘇州虎丘云巖寺的二山門,是中國古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1961年,它與云巖寺塔一同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我國古代木構建筑的珍貴遺產。今年5月中旬,虎丘景區(qū)管理處啟動了對斷梁殿的保護性修繕工程,重點在于糾偏沉降傾斜的構架。目前,屋面揭瓦工作已完成,整個修繕過程預計持續(xù)至9月,10月向公眾重新開放。其間還將同步進行測量、分析與研究工作。
活動現(xiàn)場,工作人員詳述了斷梁殿的悠久歷史,并進行了必要的安全警示教育,分發(fā)了學習資料。隨后,在古建專家顧問寧霄的帶領下,大家深入施工現(xiàn)場,聆聽關于屋頂構造的奧秘和細部特征的精彩講解。參觀結束后,參與者還現(xiàn)場體驗了斗拱模型的拼裝,親手感受榫卯結構的精妙與古人的智慧。
古建愛好者體驗斗拱模型拼裝。記者 凌欣煒/攝
市民胡女士感慨道:“虎丘享有‘吳中第一山’的美譽,這次研學活動讓我深刻領略古典歷史的魅力,感受到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收獲頗豐。走進斷梁殿施工現(xiàn)場,那種震撼無法用言語表達。無論是建筑的尺度、功能,還是黛瓦、裝飾、螭吻等細節(jié),都美得讓人贊嘆,處處彰顯著古代文化的精髓。所以我特意帶上相機,想要定格這些美好的家鄉(xiāng)記憶,記錄珍貴的傳統(tǒng)文化。”
“在參與云巖寺二山門修復工作時,我們有很多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拒鵲叉子’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還需進一步斷代,但看到老的工藝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了,心情很激動。”古建專家顧問寧霄說道。
現(xiàn)場展出的斷梁殿結構分解模型。記者 凌欣煒/攝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處副主任魯晶晶介紹,本次斷梁殿的修繕秉持“修故如故”的核心理念,對紋飾、屋面、瓦作、木作等原始構筑物進行原樣修復。與以往修繕不同,此次修繕過程中,還將深入研究建筑內的歷史痕跡,探尋從元代以來的修繕歷程和歷史信息,并同步向市民展示和說明,旨在加深公眾對國寶遺產的認識。同時,也將致力于相關科研工作,在修繕中傳承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jù)悉,虎丘景區(qū)管理處還將在斷梁殿修繕的不同階段,繼續(xù)推出兩期研學活動,讓更多公眾得以親近國寶,感受中華建筑文明的永恒魅力。(記者 凌欣煒/文)
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