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00個以上老年助餐服務點
杭州日報訊 近日,臨安區(qū)湍口鎮(zhèn)湍口村古禮川自然村的70歲以上老人,中飯有了“新吃法”——到同村的方志福、童美秀夫婦家“新辦”的“紅鄰共享廚房”用餐。而此前,他們得各自想辦法解決。
“紅鄰共享廚房”是湍口鎮(zhèn)為解決居住偏遠、分散的山區(qū)老年群眾解決吃中飯難的問題,推出的一項新的服務舉措:指定一戶村民替鎮(zhèn)里“代辦”老年用餐點,以政府購買服務、志愿者前往助餐的形式,安排全村老人前往就餐。很快,湍口古禮川村的“紅鄰共享廚房”模式,將會在臨安全區(qū)推廣。
為積極順應老齡化社會、解決偏遠山區(qū)老人用餐難的問題,臨安區(qū)近日召開全區(qū)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會上提出,力爭全年新改擴建助餐點100個以上!凹t鄰共享廚房”將成為臨安為老人開展助餐服務的新模式之一。
截至2023年年底,臨安區(qū)共有戶籍老年人口16.45萬人,老齡化率30.01%,老齡化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近年來,臨安區(qū)高度重視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將其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來抓,圍繞打造“天目暖陽”助餐品牌建設,努力打造具有臨安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務模式。各地結合各自實際,努力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助餐服務,涌現出了錦城街道新民里社區(qū)、天目山鎮(zhèn)九里村等“集中式中心食堂”,板橋鎮(zhèn)花戲村“單體老年食堂”,青山湖街道“村社配餐點”等眾多助餐模式。截至目前,全區(qū)共有老年助餐運營主體79家,老年助餐服務送達257個村(社)。
下一步,臨安將立足區(qū)域老年人需求、服務資源、經濟狀況、空間條件等,充分整合利用村社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閑置農房等資源,按照“個人出一點、企業(yè)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思路,通過設置集中配送點、鄰里助餐點、社會餐飲合作點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優(yōu)化、合理布局一批老年助餐服務點。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hzgou.cn www.xjnnet.net,hzgou.cn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