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唱響杭甬“雙城記”
上班通勤由1.5小時縮短至45分鐘,送貨至少省下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今年1月19日同步開通的杭紹甬高速杭紹段項目、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項目,在不斷拉近杭州、寧波雙城距離的同時,更連接起了兩地的民心民意、城市資源。經過3個多月的運營,基建互聯互通帶來的溢出效應也正在加速轉化。
一條高速“大動脈”的交通硬核實力,正在唱好杭甬“雙城記”、做好錯位協(xié)同發(fā)展的大文章中逐步釋放!
新高速的分流“減負”
效應漸顯
1996年建成通車的杭甬高速,一直是浙江省內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杭紹甬高速杭紹段及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的通車,為杭甬兩地交通互聯互通提供了新的選擇。運營3個多月以來,新高速的分流效應正在日漸顯現。
杭紹甬高速杭紹段起于杭州蕭山區(qū)南陽街道,向東經杭州蕭山區(qū)、錢塘區(qū)和紹興柯橋區(qū)、濱海新區(qū)、上虞區(qū),終于上虞、余姚交界處,長52.8公里,沿線設置高速收費站6處。記者昨日來到杭紹甬高速柯橋馬鞍收費站,后臺數據顯示,1月馬鞍站的總流量是3.5萬輛次,至4月已達12萬輛次,成倍躍升!榜R鞍站的總流量在整條線路上不算最高,但分流的效應也在數據上充分顯現了出來。”浙江省交通集團紹興收費中心所副所長鄭平偉介紹,這條高速剛開通的那幾天,每天有300多輛車進出,如今每天有3600輛左右。
浙江省交通集團的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19日開通至5月1日,杭紹甬高速杭紹段出入口流量總計超過160萬輛次。今年“五一”期間,五天總流量32705輛,日均6541輛。而與杭紹甬高速杭紹段同步通車的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通車3個多月以來,進出口總流量已超288萬輛次。這條高速分為東、西兩段,通過沈海高速相接,西起余姚小曹娥,東至鎮(zhèn)海招寶山。作為唱響杭甬“雙城記”的重要標志性工程,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與杭州灣跨海大橋以及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中的金塘大橋相接,它的通車已明顯緩解了原交通網點壓力。
家門口就能上高速
到底有多幸福
家住蕭山的朱敏春是馬鞍收費站附近公司恒逸物流的員工,馬鞍站未通車前,他每天單趟的通勤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因為需要繞行柯橋收費站出入高速,而這一繞就是40分鐘。如今,從家到單位他只需要45分鐘,通勤的幸福感呈指數級上升。
馬鞍站收費員陳業(yè)偉告訴記者,像朱敏春這樣跨城上下班的人在馬鞍有不少,這里匯聚著大量的紡織和印染企業(yè),員工數量相當龐大。收費站后臺數據顯示,日均有350輛左右的車在早晚通勤時間有規(guī)律地出入。
“現在跑高速送貨,能幫我省下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寧波一機械科技公司的貨車司機陳波說。
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正式通車以來,陳波已在龍山、慈溪收費站累計往返220余趟。相較于之前繞行靈峰路、中橫線這樣復雜的運輸方案,現在,陳波只需要30分鐘就能到達送貨點。
原先每天最多往返跑2趟,如今每天至少能往返跑3趟。
記者了解到,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通車后,鎮(zhèn)海、慈溪、余姚的不少沿線鄉(xiāng)鎮(zhèn)首次接入高速路網,龍山鎮(zhèn)、澥浦鎮(zhèn)、新浦鎮(zhèn)、庵東鎮(zhèn)等地的居民都實現了在“家門口”上高速。
革命性的物流為企業(yè)提時效降成本
一路通,百業(yè)興,但最先受益的還是物流業(yè)。
杭紹甬高速杭州段是在紅十五線上架設高架橋,而紅十五線是連接蕭山機場與傳化物流港的必經之路,道路兩側聚集著大量物流企業(yè);紹興段沿線化纖企業(yè)密布,物流公司同樣不少。這條高速的通車讓沿線企業(yè)實現了“公司門口上高速”的愿景。
浙江省交通集團紹興收費中心所曾對周邊物流企業(yè)做過摸排:濱海港物流基地有富邦貨運、廣捷物流、和暢物流等12家物流公司,每天有5000多噸的吞吐量;集亞物流基地園區(qū)內有30多家物流企業(yè),每天出貨量超過100噸。這些物流企業(yè)以往都是走杭甬高速,但擁堵一直讓司機們很頭疼!艾F在不僅多了一條高速選擇,更重要的是效率提高、成本下降了。司機們對新高速的駕駛體驗褒獎度也非常高!痹撍{查員說。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hzgou.cn www.xjnnet.net,hzgou.cn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