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在杭州東站候車大廳等車
旅客在檢票口排隊候車
2024年2月6日下午四點。杭州東站候車大廳。窗外,開始下雪了。
過年是什么?
是一頓年夜飯,是一場久別重逢,是暫時放下壓力的輕松,是積聚能量的重啟,是在勞碌一年后品嘗生活好滋味的重要時刻。
沒有一個節(jié)日的儀式感比“過年”更為隆重,在這一天,不論刮風下雪,不論有錢沒錢,不論路途有多么遙遠,人們用各種方式,從天南地北往家里趕。
志愿者在為候車的旅客義務理發(fā)
一位候車的旅客肩上扛著兩袋中藥
春運期間的杭州東站,旅客如潮水般聚散,每個人都懷揣著打拼一年的辛酸苦辣甜,等車,回家。
人家站著我坐著,人家醒著我睡著
大叔的春運神器
距離過年還有兩天,杭州下起了雪,昨天杭州東站的遠程客流明顯減少,短途客流的檢票口依然排著長隊。
“由杭州東開往亳州南的G7708次列車即將開始檢票”,不少乘客聽到工作人員的提示后緊忙前去排隊。隊伍旁邊,一個大叔把白色油漆桶往地上一放,坐在桶上淡定地打起了盹,盡管周圍有些嘈雜,但他似乎并未受到影響,漸入夢鄉(xiāng)。
“我買的是站票,沒有座位”。他說,買個桶用處可大了,桶里可以裝行李,路上也可以當小板凳,排隊的時候人家站著我坐著,舒服。
一位旅客坐在自帶的折疊椅上候車
過年,不管能不能買到座位票,都要趕回家,大叔說自己幾乎每次春運期間都要準備一個桶,“好多年了,最起碼十幾年了。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從昆明到杭州,花了20個小時左右,也是站票,幸好有它,不然真的吃不消!
“現(xiàn)在有高鐵,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價格也不算貴,老百姓消費得起”,大叔臨走向記者感慨。過去回阜陽老家要將近10個小時,如今3小時就夠了,甚至有的車還用不了3個小時。
一位旅客帶著一捆空礦泉水瓶,準備回溫州老家用來裝自釀的米酒
想去離家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廣東小伙對杭州很滿意
但想念早茶白切雞
在杭州工作快一年的男生小邱要回廣東老家過年。小邱19歲,鄉(xiāng)里的年輕人打工首選離家近的地方,畢竟廣東深圳也是打工大省,小邱卻和家里說,要到杭州來找工作。
想來杭州的原因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其實就是想去離家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剛開始并不順利”。小邱說,剛開始中介介紹他去杭州一家汽車工廠工作,怎料到了杭州以后,卻被告知已經(jīng)招滿了,要給他在另一座城市找份工作,畢竟是奔著杭州來的,又不愿意就這樣回去,為此他失落了很久。
“幸好兩個月后,中介又把我安排到了最初的用人單位,不僅收入多了,休息時間也多了!毙∏駥ψ约旱墓ぷ鬟算滿意。
杭州什么都好,就是吃得不是很習慣,過年回老家,小邱準備大吃好多頓,“早茶啊、白切雞啊、腸粉啊”。
19歲的男生工作后,第一次拿了工資回家,小邱最想做的事是——“報答父母啊”。小邱提高了音量,賺錢了嘛,人生的第一次賺錢就應該孝敬父母,還要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買衣服。
在浙江打工21年的老父親
不辭勞苦回老家接兒子來浙江過年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最期待的就是父母能夠在年三十這天回來看看,剛上高中的小邢今年又有了新的期待,他的爸爸回老家接他來浙江過年,這是他第一次來父母工作的地方。
“我回去接我小孩!毙舷壬┲患{色軍大衣,坐在候車大廳,旁邊是他一年未見的兒子,他們準備轉車去溫嶺。
昨天下午,杭州東站候車大廳,兩個孩子趴在媽媽的懷里睡著了。
邢先生老家安徽阜陽,最初在北京務工,2003年他和愛人一起來到浙江溫嶺打工,一轉眼21年過去了,孩子一直在阜陽長大,長期留守。
“在浙江工作,家里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有保障,我們再辛苦也值,就是苦了孩子!毙舷壬f起來有點難過,孩子在老家讀書,一年也見不上幾次。
“其實每年都回家,今年想帶兒子到外面來看看”。邢先生說,為了接孩子來過年,他和老婆準備了很久,兒子從未出過遠門,他不放心,不辭辛苦請假安排時間乘車回老家把兒子接了過來。
昨天下午,杭州東站,一位候車的旅客靠在老伴肩膀上睡著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樂觀的大卡車司機早上5點就開始回家之路
昨天中午,安徽阜陽人謝師傅坐在小馬扎上,在東站候車室熱水房門口吃完了一桶泡面。
剛吃完面的他,在熱水房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來回踱步,“開車時間長,不敢多坐!钡酉聛3小時的旅程,他只有一張無座票,走了一會,他又坐在自己的小馬扎上。
謝師傅是大卡車司機,小馬扎原本一直放在他的卡車上,拉完一單生意,他有時候會拿著小馬扎下車坐一會,吹吹風,看看景,或者和朋友聊聊天,今年,小馬扎要跟著他回家了。
謝師傅在舟山認識不少阜陽老鄉(xiāng),往年有幾次,都是幾個老鄉(xiāng)一道拼車回鄉(xiāng),路上還能換人開開車;要么就坐著大巴去寧波乘高鐵,直達阜陽,下了車就是家。
但今年的天氣太不給春運面子,安徽的天氣情況讓老鄉(xiāng)們不敢開車了,謝師傅折騰了半天,也沒搶到寧波回阜陽的票,
費盡周折,買了早上9點多從寧波到杭州的二等座,和下午3點多杭州到阜陽的無座,除了這兩趟車,從舟山到寧波還要一個半小時,他不得不搭最早的一班大巴,趕到寧波。
昨天早上5點,謝師傅就從舟山出發(fā)了,“我看說要下雨下雪嘛,那時候真的擔心堵車趕不上”。
雖然趕路辛苦,但坐在小馬扎上,他還是很樂呵。謝師傅今年56了,別看他個頭不高,卻開一輛九米六的大貨車,平常在舟山幾個島上來回送貨,養(yǎng)家糊口!袄掀藕⒆佣荚诶霞遥矣袃蓚女兒一個兒子,都已經(jīng)在上班了,哈哈。”講起孩子們立業(yè),謝師傅笑得很開心,“我也輕松點!
對謝師傅來說,跑一年的運輸,忙的時候身體遭罪,空了又怕賺不到錢。但看著惡劣的天氣,他回頭一想,現(xiàn)在坐在東站里面,其實就已經(jīng)很幸福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哈哈哈,不管怎么樣,只要我上了車,就等于在家了”。
上午學完下午又來了
鄭阿姨等車期間學心肺復蘇
等車也等得很帶勁
昨天,來自金華的鄭阿姨在東站學了一天的心肺復蘇。
已經(jīng)62歲的鄭阿姨跪在毯子上,雙手交叉著,呼哧呼哧地按壓面前假人的胸口,旁邊的工作人員也蹲著,不斷指導鄭阿姨,如何正確地進行心肺復蘇。按了一會,鄭阿姨氣喘吁吁地站起身來,“年紀大了,按不動了,還是他們(志愿者)年輕人厲害,本事大”。
兩個小男孩在志愿者指導下學習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
一旁杭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告訴記者,這位阿姨,早上9點活動剛開始,就在了,學了一整個上午,中午吃完飯,又過來學習了。
“這個東西好的呀,我等車也沒事做,就來學一學了!编嵃⒁陶f,多學一樣,回到村里還能教一教其他人,要是真的發(fā)生什么事,自己也能站出來幫幫忙。
鄭阿姨前段時間都住在余杭的兒子兒媳家。臨近過年,小兩口忙著收尾工作,便讓鄭阿姨先回家過年。鄭阿姨說,自己不喜歡智能手機,也不愿意學,只能來東站現(xiàn)場買票了。
可是鄭阿姨在車站能買到的票,最早的也是下午兩點多的一班車,等車的時間,鄭阿姨遇到了杭州市紅十字會的志愿服務活動。
“每天都有幾百人在現(xiàn)場聽培訓師講解,還會上手實操,但像鄭阿姨這樣從早上學到下午的,還真是少見!惫ぷ魅藛T說,這樣的公益活動很受市民歡迎,每天都有很多市民來這里自發(fā)地學習,有的來不及學習實操的,也會帶一本冊子走。
母嬰候車室旁的兒童游樂區(qū),孩子們在玩耍。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