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 亞殘運會賽事臨近尾聲,亞殘運村里的快遞驛站迎來了業(yè)務(wù)高峰。27日一早,記者來到快遞驛站,這里已經(jīng)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檢查物品、打包、發(fā)送快遞。
進入亞殘運會時間,快遞驛站進行了一番無障礙改造——鋪設(shè)盲道、轉(zhuǎn)角處貼防撞條。硬件之外,驛站員工也都進行了培訓,為了能和殘疾人運動員平等友好“無礙”交流,驛站專門配置一位會手語的工作人員。
“亞殘運會期間,每天都有200多個包裹從村里寄到各地,也有不少包裹從全世界寄到這里!钡觊L石澤宇說,這些快遞里面,時常有境外寄來的殘疾人輔助工具零部件。“這些東西,我們都格外小心,精細服務(wù),及時送到運動員手上,確保他們能夠順利比賽!
作為快遞驛站的運營單位,圓通速遞的兩名“員工”——來自寧波的王杰和陳懿是本屆亞殘運會的運動員,還均獲得金牌。他們是圓夢行動公益助殘項目的成員?臻e時分,他倆就來到快遞驛站幫忙!拔蚁胗梦易约旱慕(jīng)歷,告訴更多殘障人士,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努力回歸社會。”陳懿說。
記者注意到,遇到坐輪椅的殘疾人運動員來到驛站,店員一定會主動蹲下,和對方平視交流。在亞殘運村工作,石澤宇和他的伙伴更加明白尊重的意義,“在驛站,如果他們不要求幫忙,我們也不會過度提供服務(wù)!
一位馬來西亞的盲人運動員來到驛站,準備把自己的行李寄回國。石澤宇全程充當他的“眼睛”,幫他完成打包和寄件的全流程。這名運動員十分感謝石澤宇熱心服務(wù),主動邀請他去馬來西亞走走。“我們成為了朋友,他還跟我推薦很多馬來西亞好玩的地方。”
在快遞驛站,記者看到,還有一名殘疾人店員在為大家服務(wù)。亞殘運會期間,天生聽障的馬瑞濤來到驛站,用殘疾人的同理心更好服務(wù)“村民”。半分鐘不到,馬瑞濤就能完成一次打包,全程用微笑和大家溝通。
快遞驛站繁忙卻有序,一個個郵包從杭州送達各地。當亞殘運會參與者回到家鄉(xiāng),他們的行李也基本可以同步收到。這背后,是一個強大的物流中心發(fā)揮作用。7.2萬平方米的庫區(qū)每天“迎來送往”——數(shù)十臺無人叉車AGV、盤點無人機在托盤間穿梭,這里是體育器材、技術(shù)設(shè)備、后勤補給等辦賽物資的集中存儲場所,負責保障物資儲備安全和高效調(diào)配。
如今,驛站里幾乎每位店員都收到了“村民”贈送的徽章,來自韓國的、伊朗的、馬來西亞的……驛站的留言本里,也有用各國文字留下的感謝。亞殘運會即將落幕,小小的快遞驛站不僅連接世界,更連通了人與人、心與心。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