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杭州“無廢亞運”媒體吹風會舉行,介紹“無廢亞運”創(chuàng)建情況。現(xiàn)場的每個座位上,都放了一個紙袋。
杭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曹建松介紹,這個紙袋,就是用廢棄的牛奶盒做成的。
“無廢亞運”由杭州亞運會首次提出,指的是在申辦、組織和舉辦亞運會的過程中,以及舉辦亞運會后的一段時間里,固體廢棄物能減盡減、辦會物資可用盡用,100%無害化處理。
在沒有成熟經驗借鑒的情況下,杭州是怎么做到“無廢亞運”的?
杭州亞(殘)運會的競賽場館,能改則不建,設施設備,能租就不買。
杭州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44個為改建或臨建,12個新建場館充分考慮賽后利用。
比如杭州奧體博覽中心亞運壁球館,是杭州國博中心原4D展廳臨時改建而成的,最大限度使用了原來的設施設備。
壁球館里的UPS、消防設施等都是租來的,玻璃墻、觀眾坐席都可以整體拆走、打包搬走。賽后,可快速拆除相關設施,恢復原有展廳功能。
紹興柯橋羊山攀巖中心,原來是一個廢棄礦山,經過生態(tài)治理后才成為了現(xiàn)在半開放式的競賽場館。賽后,場館計劃變成青少年攀巖運動基地,臨時的觀眾席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做靈活調整,成為音樂會、演唱會等多功能場地。
曹建松介紹,“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是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夠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強化固體廢物的源頭減量和循環(huán)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或焚燒量。
杭州亞運會在籌辦過程中,累計推動建成了33個“無廢亞運”場館、81家“無廢亞運”飯店、4家“無廢亞運”工廠。
媒體村中央公園的長椅,都是廢棄礦泉水瓶回收利用再制作而成的。亞運村里的紙質餐具也可以回收再利用,經過重新分揀、化漿、造紙后,做成折扇,變成“村民”參與“無廢亞運”的紀念品。
曹建松介紹,自成功申辦第19屆亞運會以來,杭州全面貫徹綠色辦賽的要求,將“無廢”理念融入亞運會的籌備、舉辦和賽后利用全過程,已經形成了具有杭州辨識度的“無廢亞運”品牌。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