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上午的球賽門票,紙質票要到哪里?”昨天上午,男子籃球賽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后文簡稱浙大紫金港)體育館舉行。一位滿頭大汗的爺爺趕到校門口,向正在駐點服務的城市亞運志愿者“西湖阿姐”——沈燕霞打聽取票位置。
“從我右手邊的大門進,就能看到售票窗口,憑身份證取票!”沈燕霞還不忘提醒:“最好先確認下自己手機上的門票,如果是電子票能直接刷二維碼進場,就不用取了……”她還掏出手機,將具體操作步驟演示了一遍。連續(xù)兩天,沈燕霞在寶港廣場文明驛站提供志愿服務。
同樣,作為城市亞運志愿者隊伍中的其他“西湖阿姐”們,也分別在白沙泉、蓮花廣場、文三數字生活街區(qū)等文明驛站,面對一聲聲真摯的“謝謝”, 她們心里頭美滋滋的。
“有問能否帶零食進去的,也有問能否開車進的。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關于如何取票的!鄙蜓嘞几嬖V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從外地來的三口之家,兒子和爸爸進場看比賽,媽媽則在校門口轉悠。見此情景,作為老杭州的沈燕霞給她支招:“來趟杭州也不容易,要不你去周邊的西溪濕地或銀泰逛逛……”沈燕霞告訴記者,這位媽媽臨走前,還說“第一次來杭州,就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這句話讓她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早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前,作為亞運城市志愿者的“西湖阿姐”就已經在各個文明驛站開展志愿服務。9月21日,記者在蓮花廣場文明驛站見到了“西湖阿姐”志愿者樊瑞娟、謝梅君,當天的小雨絲毫沒影響她們的服務熱情。為了以更佳的狀態(tài)服務大家,謝梅君還精心化了個淡妝,當天去蓮花廣場的人不多,上午僅服務了兩位市民,但她們依舊熱情滿滿:“不管來問的人是多是少,我們會始終站好‘每一班崗’!”當提及問路的例子時,樊瑞娟接過了話茬,“第一個來問我們的是某一家餐廳要怎么走?雖然我們提前做了些功課,但對于這邊年輕人愛去的地方確實不太熟!币慌缘闹x梅君也表示:“接下來還得補補課! ”
“我覺得報名參加亞運城市志愿者‘西湖阿姐’是一次正確選擇,不僅能發(fā)揮自己的光熱,還能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鄙蜓嘞颊f,自從加入“西湖阿姐”后,退休生活充實不少。曾是大學英語教師的謝梅君表示:“我當了一輩子的英語老師,能用專業(yè)特長服務亞運,真的挺有意義的!”謝梅君不僅善于英語口語交流,還曾擔任中英文導游證考官,對杭州的旅游景點如數家珍。樊瑞娟也表示,很早就在為家門口的盛會做準備,“今天是我堅持練習英語的第596天,簡單的英語交流對我來說沒問題!”
當記者結束采訪離開時,幾位亞運城市志愿者“西湖阿姐”都表示,她們現在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希望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能感受到杭州這座城市由內到外的魅力!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