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四期涉及蕭山站點示意圖 制圖 俞欽洋
全區(qū)境內共設置20個站點
地鐵,是人們每天生活和通勤的印記,更是一座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的縮影。
日前,杭州地鐵四期站點分布草案公示,涉及蕭山境內線路為地鐵4號線三期、18號線一期和15號線一期,線路里程共計31.7公里,設置站點20個,車輛段1處,停車場1處。此次公示,標志著備受蕭山市民期待的地鐵四期落定,蕭山即將掀起新一輪地鐵線路建設的高潮。
待地鐵四期建設完成,蕭山境內將形成“環(huán)狀+放射”10條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和運營總里程可超130公里,對完善蕭山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打造新中心城市有積極推動意義。
義橋、聞堰成最大贏家
不難看出,此次地鐵四期規(guī)劃,著重聚焦蕭山西側城市發(fā)展。其中,義橋成為南部八鎮(zhèn)中首個擁有地鐵的鎮(zhèn)。
“義橋終于要有地鐵了!”此前地鐵四期規(guī)劃出爐,在義橋老百姓中“炸開了鍋”。地鐵18號線一期南起點直接“鎖定”義橋,經地鐵可通達全城。不僅如此,未來還將與諸暨城際鐵路相接,成為融杭都市圈的核心交通換乘樞紐。
它,憑什么?
先看價值,義橋北接濱江高新區(qū)和湘湖新城,往南串聯戴村,身處蕭濱合作的地理中央,是蕭濱相融協同發(fā)展的重要連接點,匯聚了中國視谷和三江創(chuàng)智新城等多個重磅產業(yè)片區(qū),力造成為“杭州南部智能制造中心”。
再看需求,去年初,時代大道全線通車,義橋被納入“主城區(qū)半小時生活圈”。在這里,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來自濱江及周邊市區(qū)的人群大量涌入,形成“居住在蕭山,工作在濱江”的生活形態(tài),市民交通需求持續(xù)增加,地鐵軌道線路完善刻不容緩。
除義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外,其中,作為地鐵4號線三期和地鐵18號線的換乘站聞堰站,也是借助其獨特的區(qū)域價值和生活需求,成為蕭山境內地鐵四期規(guī)劃的亮點。
而從整個杭州大局來看,地鐵4號線三期和地鐵18號線的南岸規(guī)劃,進一步加強了蕭山和濱江之間的聯系,推動兩地“有界無域、深度融合”。
此外,作為規(guī)劃中另一條地鐵15號線一期,則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蕭山境內縱向地鐵的覆蓋區(qū)。該線自豐北站至亞太路站,一路穿過盈豐、北干、城廂、蜀山,設13處站點,其中,豐北站、盈豐站、明星路站、金雞路站為換乘點,實現與地鐵6號線、2號線、7號線和5號線無縫換乘。
“原先,深入蕭山境內的縱向線路只有地鐵2號線,15號線一期走向基本與2號線平行,站點附近多為住宅區(qū),很好滿足了居住在這些片區(qū)居民的出行需求。”區(qū)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邁入“環(huán)線換乘”時代
在一個成熟的軌道交通體系中,“環(huán)線”具有特殊含義:實現了既有線路串聯和換乘;承擔著分流作用,緩解中心客流壓力;環(huán)線起到的延展作用也為市民構建出多條快捷出行通道,帶動沿線區(qū)域發(fā)展。
從醞釀到籌建、從試驗到起步,從“十”字布局到“井”字成網……歷經十幾年發(fā)展,蕭山即將擁有10條線路,線網運營總里程可達130公里。地鐵,也成為蕭山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論是橫向的地鐵5號線、7號線、6號線,還是縱向的地鐵1號線、2號線、即將建成的15號線,其規(guī)劃和走向也一定程度上成為城市發(fā)展的風向標。圍繞地鐵周圍1—2公里范圍,正逐漸成為承載交通、商業(yè)、娛樂、居住、辦公等多種功能的區(qū)域。從區(qū)域板塊角度來看,地鐵縮短了中心城區(qū)到遠郊區(qū)域的時間距離,拓寬了城市版圖,又在地鐵線路密集交會區(qū)域催生出城市新商圈。
不僅如此,當蕭山的軌道交通和機場軌道快線以及杭紹、杭甬城際線實現“零換乘”,和機場、南站以及各條高架路實現無縫銜接,也將助推蕭山實現“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fā)展新格局,基本構建起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制式的融合互補、層級分明、功能完善的軌道交通體系,真正迎來空中、高鐵、高速、地鐵四位一體的“空鐵地高”聯運時代。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