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抓魚捕魚,都不稀奇,你有沒有聽說過“趕魚”?
一個“趕”字,腦子里是不是出現(xiàn)群魚撲騰的畫面?
這幾天,城北余杭區(qū)仁和街道三白潭正在趕魚,我們也趕去看個熱鬧。
清晨,天灰蒙蒙的,漾寬水深的三白潭水面上,四五條小漁船緩緩移動,除了劃槳的“嘩嘩”聲,只有漁船上一個個默契的動作:劃船、撒網(wǎng)、打樁、理網(wǎng)、拉網(wǎng),不過連魚的影子也沒有……
靜悄悄連“趕”七天
就為一年一次的冬捕
“趕魚,就是將魚聚攏到一處,方便之后捕撈!秉S勇評承包了約1000多畝的外蕩水面,他專門從湖州德清找來趕魚隊,“要把分散在千畝水面的魚,聚攏到二三十畝范圍的樣子,方便捕撈!
趕魚是個技術活:要先將一半外蕩水面用漁網(wǎng)四周圍起來,留一個小口,然后慢慢把漁網(wǎng)收攏,魚就會被趕到另一半外蕩水面,然后再圍一半,以此類推,魚活動的范圍就逐步縮小。
“魚密度越高就越難拉網(wǎng),所以越到后面越難,需要的人手也越多。”就拿黃勇評的魚塘來說,剛開始趕魚時只需要三四個人,后面就需要六七個人。趕魚隊從早上六七點開始,一直工作到傍晚四五點天黑,這樣也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冬捕隊的師傅們,老家就在德清,為了趕魚,他們要在三白潭附近的村莊住上一周。
魚為什么要集中冬捕呢?“因為冬天的魚吃起來更香。”
水溫較低的時候,魚會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進食量少且新陳代謝也低,消化道內(nèi)留存的物質也相對較少,魚的腥味就會輕很多。而且加上一年的生長,冬天正是魚肉肥美的時候,又是臨近過年,市場需求量也大,所以一年就這么一回。
“此外冬捕對魚的損害也較小。趕魚、捕魚的時候,魚會互相擠來擠去,天氣冷,它們的活動性相對低一些,損害也就小一些!
趕魚不怕下雨,就怕刮風!叭ツ旯未箫L,把固定漁網(wǎng)的桿子吹掉了,漁網(wǎng)散開,魚跑了不少,好在發(fā)現(xiàn)得早,及時補上!
頭白潭二白潭三白潭
三白潭還真有三個潭
三白潭位于仁和東塘街東北面,是余杭最大的淡水湖泊,總面積在1500畝左右,相當于半個西湖。它與京杭大運河、苕溪相通,既有交通之便,更有灌溉之利。
三白潭名字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說是南海金鶴在這里生下了三枚蛋,二說是白龍觸犯天條,被貶下界所化。
傳說總是傳說,不過三白潭有三個潭卻是真的,俗稱為頭白潭、二白潭、三白潭,北接德清,南連大運河。其中,三白潭最大,三個“白潭”似三顆碩大無比的明珠串聯(lián)在一起。
還有種說法是,一潭碧水由三個相連的湖蕩組成,看上去白茫茫一片大水,故古人形象地稱其為三白潭。
黃勇評今年36歲,從小就長在三白潭邊。在他印象里,三白潭是越變越美,“樣子沒什么大變,小時候水面上都是水草,現(xiàn)在不太有了,水質也越來越好!
黃勇評是“漁二代”,養(yǎng)魚是接過了爸爸的衣缽,兩代人養(yǎng)魚,都是“野養(yǎng)”。
“我們就是把魚苗放下去,不喂飼料,就和野生的魚一樣,也是為了保護水質!秉S勇評的爸爸黃忠明說,為了凈化水質,三白潭都要大約放流2萬斤花白鰱魚苗。
這些年,為了保護水質,三白潭進行了大面積清淤、河蚌禁養(yǎng),實施禁電捕魚,還有畜禽禁養(yǎng)、禁獵、保護濕地等舉措。三白潭村還建起未來漁業(yè)科創(chuàng)孵化園,引進“工廠化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系統(tǒng)”等系列先進養(yǎng)殖技術,從而減少了對三白潭的廢水排放,保護了三白潭的水質,也讓魚的生長環(huán)境更優(yōu)。
一個個標準化生態(tài)養(yǎng)殖塘,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嬉戲水中,處處可見江南水鄉(xiāng)之美。
“近年來,街道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好水養(yǎng)好魚’的理念深入人心!比屎徒值擂r(nóng)業(yè)科相關負責人說,預計2022年仁和漁業(yè)產(chǎn)量可達10245噸。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