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yè)·新江蘇訊 長江之水奔流不止,水韻江蘇文脈不息。滾滾長江水在江蘇境內流淌432.5公里,在沿江八個設區(qū)市留下了璀璨如繁星的文化遺產,為這片鐘靈毓秀之地注入了獨特的水韻與人文氣質。9月22日舉行的“名家論百景”長江文化沙龍上,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非遺中心主任、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副主任王朝園介紹了今年“水韻江蘇·長江百景”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闡述了保護、傳承和弘揚長江文化的建議。
大自然造就了長江沿線美不勝收的山水景觀,千百年來的歷史人物留下了臉炙人口的精彩故事,今年評選出的“水韻江蘇·長江百景”選取江蘇沿岸8市100景,匯集自然生態(tài)、歷史人文、紅色傳承和新時代發(fā)展等景觀,盡顯長江江蘇段江城相依、江河相匯、江湖相伴、江海相融的水韻特征。
長江流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富集地,“長江百景”中就有不少非遺,蘊藏了生態(tài)、文化及經濟等多元價值。王朝園表示,“詩酒茶”是具有代表性的長江非物質文化遺:南通的范氏世家詩文“挾長風以長驅,進則有豪俠氣,退則有高士氣”,洋河酒釀造技藝醞釀出“甜、綿、軟、凈、香”等獨特味道,蘇州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富春茶點等制作技藝古韻悠長、獨樹一幟。這些璀璨如繁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歲月滄桑,更顯人文魅力,在新時代里綻放出了無比絢爛的光彩。
“天下會船數(shù)溱潼、溱潼會船甲天下。”泰州溱潼會船是民俗“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清明節(jié)后,四鄉(xiāng)八鎮(zhèn)的上千船只、上萬船民聚集于十里溱湖,千舟齊發(fā),萬篙爭流,激浪揚波,蔚為壯觀,被譽為“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xiāng)風情之博覽”“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廟會”。據介紹,當?shù)貢幕延猩锨隁v史,發(fā)展至今與現(xiàn)代元素相互交融,成為閃亮文化名片、重要旅游資源,彰顯了非遺的生生不息與獨特魅力。
“我們希望在一些重要的節(jié)點城市,塑造具有長江標志性的文化場館,利用文化陣地的載體功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王朝園建議,可以通過宣傳、展示“長江百景”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非遺旅游與文旅融合更緊密得結合在一起;制定體驗長江非遺、感受長江文化的精品旅游線路,讓國內外游客來到江蘇,循長江之印記,攬長江之百景,體水韻之非遺,品江蘇之味道。
新華報業(yè)·新江蘇記者 錢楚楚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