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律師,準備出攤了,記得把橫幅和普法折頁都帶上!”武進區(qū)南夏墅司法所的鄧燁一邊催促著,一邊麻利地將微風扇、手機架、水杯等小禮品收拾好,裝進私家車的后備廂。
9月13日,隨著夜幕漸漸降臨,常州大學城夜市開始熱鬧起來。在一眾美食、雜貨攤位中,鄧燁的“南風法治夜市”攤很特別,引來不少市民圍觀、參與。
通過幾輪答題,并集齊“南風解憂,法治有我”8個印戳,市民宋先生開心地拿到了一只印有“法潤武進”標志的保溫杯。宋先生住在市區(qū),經常和朋友來此逛夜市、吃燒烤。“這里人氣旺、治安好,我們常來,沒想到今天還有意外收獲!”
繁華夜市
需要法治護航
大學城夜市管理辦負責人李培賢介紹,夜市現有排檔商鋪120家,燒烤、小吃、百貨等攤位335個,近期日均人流量5000人次以上,節(jié)假日超過1萬人次。熱鬧景象下,“法治護航夜間經濟,做好平安法治守夜人”成為武進區(qū)司法局研究的新課題。
武進區(qū)司法局副局長吳曉峰認為,夜市人流量大,普法宣傳面更廣,通過協(xié)調治安、消防、城管、環(huán)保等部門推動普法責任制的進一步落實,以及法律服務、矛盾調解等工作力量進駐,有利于營造和諧有序的消費關系和法治化的營商環(huán)境。
南夏墅司法所負責人上官佳英告訴記者,自6月下旬“南風法治夜市”出攤以來,已吸引3500余名市民參與,發(fā)放各類宣傳材料3000余份,內容涉及依法經營、合同訂立、反詐防詐、消費維權、環(huán)境保護等諸多方面,引導“煙火氣”與“文明味”同行。
駐站辦公
解夜市管理難題
“周邊道路擁堵,音響設備噪音,地攤垃圾油漬……都是夜市管理的難題,此外還有一些因消費產生的摩擦、口角等矛盾糾紛,都需要我們及時協(xié)調處理。”李培賢坦言,在“市容”與“繁榮”、“煙火”與“文明”之間找尋平衡點,法治是“一劑良藥”。
前不久,經營戶張某為銷售一款網紅飲料,與攤主談某簽訂了攤位租賃合同,之后張某因故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退還租金,遭到談某反對。因雙方分歧較大,鬧到了夜市管理辦。經過駐站律師蔣和平、調解員胡立峰的一番協(xié)調,最終雙方同意各自承擔一半租金,一起租賃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據悉,為進一步滿足相關法治需求,南夏墅司法所在夜市專門設立了“南風解憂”公共法律服務站,每周三安排值班律師、人民調解員駐站辦公,已提供法律咨詢及服務62人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6起。
密切配合
共同守護好夜間經濟
“點亮法治燈,照亮煙火氣。”上官佳英表示,下一步還將在廣大攤主中發(fā)展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通過宣傳法律法規(guī)、調解矛盾糾紛、傳遞社情民意、引導法律服務,打出服務夜間經濟的“組合拳”。
“各有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正確處理好疫情防控、城市管理、經濟發(fā)展的關系,才能共同守護好夜間經濟,進一步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南夏墅街道辦事處主任朱敏說。(劉一珉 張楊 周彩芳 圖文報道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